传播国学经典

养育华夏儿女

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
作者:佚名 全集:论语名句 来源:网络 [挑错/完善]

  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
关键词:论语,述而第七

解释翻译
[挑错/完善]

  孔子说:“默默地记住(所学的知识),学习不觉得厌烦,教人不知道疲倦,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?”

  这一章孔子讲求学修道的方法,讲了三条,第一是『默而识之』;第二是『学而不厌』;第三是『诲人不倦』。他很谦虚,『何有于我哉』?这三条说自己没有。

  那我们来看看《雪公讲要》,雪公讲,「求学修道之法」,首先默识之,一般来讲「默而识之」,就是把所学的默记在心,这个识是当记来讲,你所学的要记在心里,这是最重要的。记都记不住,那你怎么能用?学了要记住,怎么才能记住?这一定是要专心的学,你才能记住,心要是杂乱了,你很难记得住。所以修学要懂得专精,专是专心,精是精进,一门深入,精进,心力不分散。平时不要打妄想,如果平时念头很多,思虑很多,这个人记忆力一定衰退。为什么我们看孩子孩提时代记忆力强,年纪愈大,记忆力都在衰退,什么道理?因为年纪大了,想的东西多了,脑子里头很多胡思乱想,心力不集中,这个心不单纯,复杂了。复杂了,搞到最后就像一团浆糊一样,你根本没有办法再学新的东西了,都记不住。所以要真正要做到「默而识之」,没有别的,把心空掉,平时尽量不要打妄想、不要起念头,才能做到「默而识之」。生活愈单纯愈好、愈简单愈好,就像颜回,你看箪食、瓢饮、居陋巷,这么单纯的生活、这么清净的生活。他当然就能做到「默而识之」,老师的教诲他记得住,他不会忘,境界现前他就能用到。所以这个是心要清净,清净才能够成一个法器,你能接受大法了,这个是「默而识之」。

  其次,要知道学无止境,所以要「学而不厌」。厌是厌足、满足了,自满了。所以一自满就不想再学了,那就到头了,你的境界就到这里了,不能再提升了,所以你厌足了,不肯再学了,那你当然你就不会默而识之。你要默而识之,你要有好学之心,把学圣贤之道当作你人生最重要的事情。工作、生活、赚钱都不重要,那个当然不能没有,但是不是最重要,生活,我钱少可以简单一点。你看像颜回,他箪食瓢饮陋巷,他也自得其乐。他的心、他的志不在衣食饱暖,「君子谋道不谋食,忧道不忧贫」,生活再简单、再朴素都无所谓,他的欢喜来自于求学。学而有得于心,所以他不亦悦乎,他法喜充满。有这法喜了,他就学而不厌了,愈学愈欢喜,愈学他愈精进、愈努力,所以真学的人这是入了门,他能够学而不厌。如果是满足了,那个人,说老实话他都没入门,入门的人他自然就学而不厌,真正好学。像颜回一样,那是好学。

  而这个学不是只学知识文字,那个学可能会厌。像现在很多的孩子厌学,为什么厌学?学了觉得不欢喜,没有得到受用,他所学的也不是圣贤之道,学知识、学科技、学技术,塞得脑子里满满的。你看这个孩子,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的时候苦,上学背的书包特别大、特别重,里面的书很多,除了课内的还有课外。学校老师为了争取升学率,进行强压,让孩子们基本是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,觉得压力很重。甚至还有些孩子听说都自杀了,他不好学了,学得厌了,不仅厌了,他都恨了。这样的学法真的怎么会有不亦悦乎?我看这样的学法是不亦苦乎,为什么?他所学的跟他的生活完全脱节,没用!没用当然就厌。所以学以致用重要,学习传统文化你学了要用,天天我们都有生活,都有待人处事接物,我们要用。看看夫子是怎么存心的,我也怎么样存心,学夫子,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真正做出来,学一条做一条。《论语》你看每一章我们都在学,而且我们学,强调用、强调落实,这样我们在用的过程中自然就生法喜,一点一点契入圣贤境界,学而不厌。

  「诲人不倦」是他所学要跟别人分享,这个人他所学的因为他能用,能用的就不是记问之学。孔子讲「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」,那就不能够诲人。什么人能够有资格教诲人?他真正学而有心得,他用上了,那就不是记问之学,这是他真实的学问,他可以教诲人了。当然教诲人要有耐心,你想想我们求学,跟着恩师学了十几年,才到达这样的一个境界,这境界也不高。学了十几年,恩师天天讲、天天教,我们天天听,才有一点点心得。如果是只学个一、二天怎么可能成就?所以做老师的就得诲人不倦。像我们恩师,你看他教学教了五十多年了,真的是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,一定要把学生教成圣人而后止,他这一天没成圣人我这教学不能间断,这是诲人不倦。他没有厌倦,不疲不厌,这是他的仁慈,真的是毫无所求,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同成圣贤。

  孔子对我们一无所求,老子、释迦牟尼佛也是对我们一无所求,他们对我们的教诲无私。这当中释迦牟尼佛做得是最究竟圆满,他教了多少年?整整四十九年,从三十岁悟道开始,到他七十九岁灭度,整整四十九年的教学,那真正是诲人不倦。我们再看看各大宗教的创始人,都是圣贤,他们也是这样诲人不倦。像耶稣他教人,他命短,只教了三年,但是也是天天教。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,教了二十七年,都是诲人不倦,所有的圣贤都是从事教学的。为什么?只有教学才真正能改变一个人。改变人,第一个层次先让他断恶修善,第二个层次是破迷开悟。他断恶修善成为一个善人,但是还有很多迷惑,不能够开悟,要让他开悟。要开悟就是夫子讲的性与天道,要跟他讲这个,要讲自性。天道是讲自性的道理,让他悟入圣贤的境界,悟入之后,他就转凡成圣,不再是凡夫了,圣人了,到这个地步他的教诲才叫到了句号的时候。

  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,可以说都是在默而识之、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上下功夫。恩师也鼓励我一生从事圣贤教育工作,这三条就是应该做为我们的座右铭,对于圣贤道理默而识之,虚心学习,认真体会,努力落实,这是默而识之。那学而不厌,天天学,诲人不倦,天天讲。现在我们恩师八十四高龄,还是天天讲学不间断。你看我刚刚跟着他去意大利访问归来,昨天晚上才到,今天他老人家就要开始教学。我问他老人家,「您什么时候开始讲课?」他说「明天」,我这一听,他老人家都明天讲课,我还能够懒吗?所以就开始讲了,今天就讲四小时,这是什么?恩师给我们做好榜样,他五十九年深入学习传统文化,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,这给我们指示出一条路子了。那我们这一生也是如此做下去,这叫信而好古,我们就学古人。最近的是我们的恩师,远一点的孔子、释迦牟尼佛是古人,他们都是这样做的。

  而学和教相辅相成,所谓教学相长,我自己深有体会。自从辞了大学教授工作以后,我在这个摄影棚里面做教学,每天备课,一开始,最初最初的时候备一个小时课得花四十个小时,但是进步比较快,慢慢慢慢效率提高,很多道理能够贯通,所以备课方面时间就少。慢慢慢慢现在你看我能一天讲四小时,再听我们恩师两个小时,就在摄影棚里面待着就得六个小时,剩下的时间做备课,你想想,当然那也是很忙了,逼着自己学。特别是讲《论语》也不好讲,这里头很多考证,你不能讲外行话,你总得去考证考证这些先儒怎么个说法,查查这些典籍,有些名相你得查字典,有些读音你得查查它古音是怎么读的,这都很花时间。但是学得不亦乐乎,为什么?学了能用到,特别是《论语》,《论语》就是讲生活,每一句都是孔子在生活当中的这些教诲、开示,非常生活化。所以你学了之后立刻就能够记住,它一章一章,文字都不多,你能记住就得生活当中去用,用了你就有体会,这个体会就是心得,那就会生喜悦,学而时习之,真的不亦悦乎,所以你能学而不厌。

  你也就愿意跟大家分享,诲人不倦,那你也有东西跟人分享才行。如果你没东西分享,那你教教,教到最后你也就厌倦了。特别是每天让你上台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,我跟大家说老实话,我过去在大学里面一个礼拜只上六个小时的课。你看我七天才备六个小时的课,那很轻松,那是讲我原来的专业,金融课。而且每个学期教重复的课程,就教你那行,所以第一个学期要教的时候备课,要花点时间;第二个学期就不怎么样,不需要备课,拿着讲稿就能讲;第三个学期讲稿都不用,直接上台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;到第四个学期真的就觉得厌倦了。为什么?所学的没什么用,纯粹是课本知识,而且自己心性上,再从这当中得不到提升,那个学是会学得厌,那个教也会教得倦。哪像教学传统文化、圣贤之道,那我相信我也有这个信心像我们恩师一样一生都从事教学,都不会厌、都不会倦,真的是会愈学愈欢喜,自己提升,跟大家一同提升,自利利他,那是不亦悦乎、不亦乐乎。

  好,我们看《雪公讲要》里面引《皇本集解》,皇是皇侃,南北朝的经学家,他有著述《论语集解》,当中是说到引郑玄「郑玄曰」,郑玄是东汉经学家郑康成,也是一位集大成者,郑康成对《论语》有批注,说「人无有是行于我,我独有之也」。这个「何有于我哉」郑康成的意思是什么?「人无有是行于我」,是说别人没有,「我独有之」。这个解释跟其它的确实就不一样,那我们可以做参考,夫子这里是不是说自己独有?独有什么?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,郑康成这个解释未免把孔子解得有点自大了。

  我们再看《朱子集注》当中的解释,「何有于我,言何者能有于我也」。这个解释比较符合夫子的意思,这讲的前面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这三条,有哪一条我有?「何有于我」这个意思。他说「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,而犹不敢当,则谦而又谦之辞也」。这是朱子的讲法,听起来有道理,因为什么?他谦虚,实际上这三者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,这三条并不是圣人之极致,这是朱熹朱夫子他的意思,不是「圣人之极致」。就是做到这三条,并不能够完全可以说做圣人了,可能贤人也能做到,但是夫子说自己不敢当,这是谦而又谦之辞,很谦虚。但实际上我们也知道,夫子他不是说无缘无故谦虚,他是则是,不是则不是,就像我们前面看到的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蕅益大师讲的,都是实话,不是谦辞,夫子是直心真心,说的是真话、实话、直话。所以不是那个虚伪的谦虚,《集注》里面这样讲这三条,不是圣人之极致,说夫子谦虚,这个讲法未免又偏于另外一端了。郑康成解释说夫子独有这三条,这有点过于显得自大,朱子讲三者都不是圣人之德,说到夫子又过谦了。

  那我们再看雪公引「宦懋庸《论语稽》」,这是解释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的,是宦懋所著,他说「孟子引夫子与子贡言,我学不厌,而教不倦。此篇若圣与仁章,抑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。是夫子固以学不厌诲不倦自任者,而何至无因为是谦而又谦之辞乎。」雪公给我们做了一个澄清,说这不是夫子谦而又谦的话,为什么?因为在《孟子》当中,我们看到引夫子与子贡交谈,说到「我学不厌,而教不倦」,夫子他承认自己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这是夫子他自己承当的。所以不能说这三条夫子都不敢承当,他承当了两条。「若圣与仁章」这是底下《论语》本篇第三十四章里面讲的:「子曰: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,抑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。则可谓云尔已矣。」

  所以夫子不敢承认的是圣与仁,圣人和仁人夫子不敢当,但是为之不厌,就是学不厌,诲人不倦这个他敢承当,所以是说明「夫子固以学不厌,诲不倦自任者」,这个他自己能承认。你看夫子他不是过谦的,是能够做到的,他就承认,这是直心,他不弯曲。有时候过谦也不好,过谦显得有点虚了,他敢自认。那「而何至无因为是谦而又谦之辞」,所以朱子说是谦而又谦,这个也说得过分了。那到底「何有于我哉」怎么解释?这里有一个「默而识之」这条,夫子没有承认。

  那我们先把雪公这段话读完,「然谓人无是行惟我独有,则又近夸大」,这是郑康成讲的有点夸大了,「尤非圣人语气」。就不像夫子温良恭俭让的语气,夫子讲话谦虚得体,不敢自大,所以不能够说「惟我独有」,「此盖当时不知圣人,谓必有人之所不能有」。郑康成也没解到夫子真实义,他就是当时不知圣人,所以说「必有人所不能有」。「故夫子言,我生平不过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耳,此外亦何有于我哉。似为得之」。雪公这个解释,他是引宦懋的解释也很好,这个话说得通,所以「夫子言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,这是他生平所做的事情不过是这样而已。「此外亦何有于我哉」,加个此外你就很容易理解了,就是除了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以外,真的我就没有了,我只有这三条,「何有于我哉?」这就似为得之,好像就说得通。但是,是不是真正夫子的意思?还不完全是,所以解《论语》深解义趣不容易,有时候你读这个随口滑过,意思还没弄明白。

  我们再看《雪公讲要》底下说,这是雪公的理解、体会,「此章要义,在教人学道」,这一章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教人学道,你怎么学道?就这三条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,最重要的是第一条默而识之。「默者寂也,识者明记也」,默是寂默,寂是讲到心,心「寂然不动」,这是默的意思,心他不动,不动就是定,能够有定,他就有智慧,心清净自然产生智慧,所以「寂然不动,而又明记不忘」。这个智慧第一个体现,他能记得住,他不忘,为什么?因为他心专、定,念头不生,心地清净,过一遍就记住,永不忘记了。「此是孔子志于道之境界」,这个志于道的志,是内心所专注,所向往的是道。除了这个大愿之外、这个志向以外,其它念头都没有,所以心都定在道上。「寂然不动」,这就是《大学》所谓的知止,知止就是志于道。心止在这个道上,他就有了定,「知止而后有定」,定就是「寂然不动」,然后「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」,就得道了。所以「默而识之」这个默非常重要,学道第一个是要把心空下来。「心安于道而不移,即默即识」,你看这是「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」的境界了,心安了,安住在道上而不移,不动摇了,有根有力了。「即默即识」,这个默是心寂然不动,识是智慧现前。遇到了任何的情形他都能够记住,看得清清楚楚,所谓寂而照,照而寂,寂是讲的大定,照是智慧现前,寂照同时。所以叫即默即识,默是讲他定,识是他的智慧,定慧等持,是同时的。心定了自然有智慧,所以默了自然就识,默而识之,到了这层境界,你就能得道了。

  所以「学也,诲也,皆不离道」,你所学的、你所教的,都跟道相应。这个学不是只学书本,只是在课堂里听课,那不止是这个。你在日常生活当中,待人处事接物,接触到的种种的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都是你所学的内容,一接触就明了。一接触就明了,为什么?你的心是定的,定生智慧,默而识之,所以学不离道,遇到什么境界都是让你提升,顺境当中你不起贪爱,你提升了。逆境当中你不起瞋恚,你也在提升,没有说不能让你提升的境界了。跟人走在一起,三人行必有我师,这三人哪三人?一个善人,一个恶人,还有一个是自己。自己跟随便哪两个人,有善有恶,他们都是我的老师,我是能学,学而不厌,不断提升自己!你这个大智能源源不断的流出来。

  智慧必定有慈悲,慈悲体现在教学不断。教学不仅是言教,更重要是身教。你看看孔子、看看老子、看看释迦牟尼佛,他讲话的时候是教学,不讲话也是教学,行住坐卧、穿衣吃饭没有不是在教学。旁边跟着他的弟子,就看着他穿衣吃饭都开悟。你看《金刚经》里的缘起,就是释迦牟尼佛从事每天一样的工作,他工作是什么?搭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乞食完毕了,回到本处,结果他坐下,须菩提尊者看明白了,他豁然大悟,感动得不得了,赞叹世尊,真正是「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菩萨」,这个善护念、善付嘱就是什么?教学。佛,你看这么平淡的生活当中,体现了大智慧。

  你能够入境界,你就看出来了,须菩提这时候看出来了,他就悟了,悟了就入境界了。然后他也慈悲,向世尊请教两个问题,请教第一个,「云何应住?」就是你的心应住在哪里?第二个问题,「云何降伏其心?」怎么降服我们的烦恼心,这两个问题向世尊请教,释迦牟尼佛就讲出一部《金刚经》。诲人不倦,你看先是身教,然后有人请问,他就言教,皆不离道。上根利智的人,不用听你讲,他就看出来了,这是什么?老师示转,就是他先示现这样的一个行为,转法轮,叫示转。你能看出来了,像须菩提看出来了,他就入道了。看不出来就给你教,就言教,叫劝转,劝你,用语言来教诲你,转法轮。最后作证转,讲了之后,还要给你做证明,让你深信不疑,然后你才能够入道。所以圣人叫「三转法轮」,示转、劝转、作证转。真正是一生诲人不倦,所学所教皆不离道。

  底下说「全心在道而忘其我,故曰何有于我哉」,这雪公解释又提升,比先儒解释见地要高。「何有于我哉」怎么个讲法?圣人在境界中全心在道上,志于道到了究竟圆满,全心都在道上,真是《中庸》所讲的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」,不离道。所以忘了我,这个我,是讲这个身。《金刚经》里面讲了「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」,这四相,把这四相放下,这叫忘我,没有我了,我相没有了,当然跟我对立的人相也没有、众生相也没有了,人我一体,众生跟我不二,这真正入仁的境界了,仁爱的仁。仁是仁者爱人,爱人如己,人我一体,这是仁的境界。没有我了,佛法里讲断了我执,断了我执证得的果位是阿罗汉果,所以这里讲「何有于我哉?」哪有个我在?这是事实真相。一般凡人都把这个身体当作我,错了,这个属于身见,见思烦恼里面见惑,就是见解上的错误。第一个就是身见,把这个身当作我,错了,这一关没有突破,不能忘我,圣人境界入不进去。

  所以我们恩师常常劝我们要放下自私自利,这是第一个关口,而这个关口是最难突破的关口。为什么?自私自利是我们无始劫来的习气,我们已经习惯了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先想到我,先想到为这一身着想,所以仁、圣的境界没指望。要入圣人境界,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不要为自己想,要为天下苦难苍生着想,能够舍己为人,勇于做出牺牲奉献。在你自己的工作岗位上,认真的落实圣贤教诲,不怕吃亏、不怕上当、不怕人讥嫌,我只要努力做去,对圣贤教诲专心,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。你能真的这么做到,你自然就是在教学,你就能诲人不倦,你不用起心动念教诲别人,你就这样做,就在教诲,所谓「学为人师,行为示范」。做世间人最好的榜样,人家看你真的是无私无我,但是天天生活不亦悦乎,快乐得不得了,这对人就是个感动、触动,他就种下善根了。有一天他就能觉悟,他也会效法你一样,他也要学放下自私自利,对于名利、欲望、享受他能放下,放下就到圣人的门口了。还没进去,要进去真的要放下我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得放下,放下了这四相,你就进入圣人了,那叫小乘,佛家讲的须陀洹果。这是四圣果位里面的(小乘四果里头)第一个,须陀洹果。须陀洹叫入流,入圣人之流,那时候才入流,现在还没入流。

  那再提升不仅要把我执放下,还要放下法执。法执是什么?是见,这个什么见?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,一部《金刚经》到末后,前半部教我们放下四相,后半部教我们放下四见。离四相、离四见你才能够证得一真法界,这是法身大士,这你才能够真正成圣人,大圣人,那时候彻底无我了。什么是我?宇宙虚空界是我,那是法身。你证得法身,众生跟我是一体,那这个时候「何有于我哉?」你说出这个话,那个味道无有穷尽。只有一个法身,何有你我之分?这个时候你的仁慈、博爱那是究竟圆满,佛家讲的「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」现前了,跟众生同体,你的慈悲没有条件。为什么?同体。就像我们这个身体,一切众生是我们的细胞,这部分的细胞要坏了,我的另外一只手就上去抚摸它、去治疗它,哪里会讲条件,左右手之间一体的,怎么会讲条件?所以无缘大慈,无缘就是没有条件,这个仁慈到了究竟圆满了,就是圣人境界。

  底下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批注,「学不厌,诲不倦,孔子亦曾承当之矣。只一默而识之,真实难到,宜其直心直口说出。」这是李炳南老先生已经给我们说出蕅益大师这个意思了,我们读了《雪公讲要》之后,理解蕅益大师就不难了。他说「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,孔子也曾经承担过,这是我们刚才看到的。《论语》里面有讲到,孔子自己说自己做到了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《论语》里面有,《孟子》里面也有。这一点还不足以当作圣人,这个什么?我们现在也在学习「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,我们离圣人还很远,但是这两条我们能够做到几分?孔子当然完全做到了。「只一默而识之,真实难到」,这一条难做到,默而识之那是刚才雪公解释的「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」。你在大定当中智慧现前,你的大定是默,寂而不动这叫根本智,你得到了。「识之」是凡遇到境界,你立刻明了,智慧朗照,这是后得智。根本智、后得智都现前了,这个圣人才做得到,所以「真实难到」,这个不容易做。

  「宜其直心直口说出」,所以孔子讲的都是实话,没有说真正谦辞。他的谦虚都是真实的,不是故作谦虚,只是直心直口说出来。心是直心,没有弯曲,没有念头叫直心。如果有念头,即使是善念,譬如说谦虚是善念,我要谦虚,我故意这么说,那就不叫直心直口。这个完全是心清净,他说出来都是符合事实真相。所以说出一个「何有于我哉」,真正做到了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」,自己证得了自性。「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」,这是自性的作用,示现出来的样子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学而不厌是身教,诲人不倦言教,也有身教,就是慈悲,自度度他,自利利他,为什么能这么做到?因为自他同体,自他不二,圣人证得这个境界,自然就说出这一句「何有于我哉」,哪有你我之分?只有一个法身而已!众生与我同体,哪有个我?

  江谦补注当中把意思说得更明显了,「此即孔子之无我。有我相,则有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,则必不能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矣。」孔子到了无我的境界,没有我这个相,就当然没有跟我对立的人相,有我才有人。无我,讲人也就没有意义,人和我是一不是二。众生相?众生相是包括人,包括一切,所谓众生是众缘和合而产生的现象,一切的现象都是众缘和合。我们说缘是条件,条件组合成的,山河大地、动物植物哪个不是众缘和合?我们说人体它是由细胞构成的,这是众缘和合,动物植物也是。山河大地,分子原子组成的,都是众缘和合。这样的一个相,不是真相,都是我们虚妄的念头所变现的这个相,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,所以众生相也没有了。

  寿者相是讲时间的观念,时空都是虚幻抽象的概念,不是真的。爱因斯坦也说过,说时间、空间是人类的错觉,不是真的。他用相对论给证明的,证明没有寿者相。所以这四相完全是你的妄念,把它放下了,你就离四相了;离四相,你立刻证入圣贤境界,那就无我了;无我,你得到真我。有我,则必不能默而识之,心是虚浮的。因为你有我,就有我的见解,我的所有,身体是我所有,我执、我爱、我慢(傲慢)、我见,统统都来了。这是烦恼,这是迷惑颠倒,那心是波动不清净,他跟人交往肯定计较人我。因为他有私在,私心不清净,他的心是浮躁的,心浮气躁不能默而识之。所以你要真想求学,先放下自私自利,你的心才能够定下来。有自私自利,这个心就是心浮气躁,那他也就不能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最简单的,学了就累了,为什么累?有我、有身,就累了。无我的人不累,天天都在法喜充满当中。所谓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天天都是干劲十足,所以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我们要学习先从放下自私自利开始,一切为众生着想,那才有可能这一生入境界。

  【评析】

 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,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。前面说他本人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”,此章则说他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;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。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以至于在今天,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。

注释出处
[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.guoxuemeng.com]

  识:音zhì,记住的意思。

  诲:教诲。

  何有于我哉:对我有什么难呢?

用户评论
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
国学经典推荐

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原文解释翻译

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Www.GuoXueMe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国学梦 版权所有

桂ICP备2021001830号